過度活躍症的成因
過度活躍症的孩子專注能力十分弱,可能與生理因素有關,有說是基因、遺傳的影響。近年過度活躍症愈來愈多,有人懷疑是因為媽媽懷孕時工作壓力大,當媽媽精神繁張時,血管會收窄,以致輸送給胎兒的營養減少,因而影響了腦部發育,不過,此說尚得到未證賞。
導致寶寶專注力弱的原因,與以下三種能力不逮有關,不過未必三種能力同時出現問題,可能只是以下其中一種有問題:
視覺: 不能處理視覺影像,看見的東西不能停留在腦海內,影像會隨看隨忘。
聽覺: 對聲音有過度敏感或非常不敏感,過度敏感的會突然聽到某些聲音立刻分心;非常不敏感的,別人跟他說話卻聽不見。
動作: 與小肌肉與大肌肉有關,有些會笨手笨腳,單腳跳時表現笨拙;抄黑板時,雖然看見黑板上的東西,視覺接收到信息,但信息卻無法傳遞不到手部肌肉,以致不懂抄寫。
過度活躍症的病徵
其實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孩子,有一半個案可早在4歲前發現。雖然1至2歲的小孩子總是「四圍走,冇時停」,但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,卻能有較持久的專注力,但是過度活躍的孩子則連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也不能專注。別人跟他說話時,他看來會心不在焉,很少跟人有眼神接觸。通常小朋友聽故事時會很感興趣,但過度活躍的孩子卻未必。
1至2歲的孩子通常都會因外物影響而分散注意力。例如本來正在玩某件玩具,看見一件新玩具,便會轉移注意力,不過如果3、4歲仍然如此父母就要留意。
過度活躍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善忘。例如洗澡後抹身穿衣,但他會因為突然受其他東西吸引,忘記日常程序,未穿衣就跑了出來,因為這類孩子十分衝動,一有任何刺激會立刻有反應。
藥物治療
過度活躍症主要是以藥物治療,由兒科或精神科醫生處方藥物,因為過度活躍症患者的抑制功能發展遲緩,以致不能自我抑制,所以醫生會處方抗抑鬱藥,使其抑制功能興奮。不過只是中度與重度患者才會使用藥物治療,而藥物治療功效有限,只能控制情況而已。
行為和心理治療
除了以藥物治療外,醫生會採用行為治療和心理治療。治療前要首先界定患者在哪一項能力較弱以致專注力不足,再利用強項來幫助弱項各多做訓練。例如孩子視覺能力是正常的,只是聽覺能力不足,可以利用視覺帶動聽覺,如讓孩子看電腦畫面,畫面打出蘋果,與此同時發出蘋果的讀音,使孩子建立視覺與聽覺的聯繫。
有三分二的過度活躍症小朋友會醫不好,而年紀愈大愈難治療,需要依賴藥物,反而年紀較小時,可以做行為和心理治療幫助。以下幾點可供參考
1. 透過遊戲教孩子控制自己的衝動行為,教他們自律、自制。
2. 教導他們社交,如何與人相處接觸。
3. 提升他們的自我價值觀和建立自尊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