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父母使用「你」來呼叫孩子時,語句往往會帶有壓迫感,而孩子也容易感覺自己是因為受到強迫,而不得不依照父母的指令行動。因此,我們應該避免這種溝通習慣,以免親子之間成為「命令與服從」的關係。
當成覺到孩子對自己的管教出現排斥感時,首先應該從自己對孩子經常使用的用詞來加以檢討。只要能多一點用心,就能使孩子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指導。
舉例說,當孩子每次吃飯總是會剩下飯時,如果用責罵的語氣糾正孩子:「『你』趕快把飯吃完!」反而會令孩子感到壓迫,而更不想聽從父母的指示。
這時如果改以「吃飯是為了獲得均衡的營養,所以不可以挑食或是剩下來的。為了健康著想,『媽媽』覺得應該好好把飯吃完才對。」像這樣以自己的判斷為基準,再將理由逐一傳達給孩子,使其接受自己的「建議」,便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所在。
父母以「建議」的形式取代責罵,不但能避免孩子反彈,就結果而言,通常也能令孩子確實達到父母所要求。
心理學上,有所謂「我訊息」(I-message)這種表達方式。「我訊息」指的是說話者傳達本身的價值觀、 認知及感受,並客觀地說明事實;相對於「你訊息」(You-message), 「我訊息」是以「我」為主詞 ,將後面的說明歸於自己。父母使用「我訊息」,將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。只要能實行這樣的說話方式,即使不硬性規範孩子的行為,也能使孩子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。